邵阳文明网7月7日讯(通讯员 杨竹 刘彦祯 邓谦余) 7月7日,邵阳学院赴洞口县高沙镇石榴村孝善文化传承团,携手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外婆关爱基金及高沙镇民政社工站,在洞口县高沙镇石榴村开展"梦想花开"主题支教活动。大家通过沉浸式职业启蒙、互动式梦想课堂,为12名乡村学子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星光大道"。
活动预热环节,高沙镇民政社工站黄道诚主任为每位孩子发放彩色卡纸,引导他们写下"未来想成为的人"。孩子们或托腮沉思,或奋笔疾书,“军人”、“舞蹈老师”、“教师”、“运动员”等稚嫩字迹跃然纸上。孝善文化传承团成员们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珍贵瞬间,同时黄书记宣布将通过AI技术生成"未来职业形象照",让孩子们提前"遇见"长大后的自己。“我想看看自己站上讲台的样子!"六年级学生唐易欣的期待引来阵阵欢笑,梦想的种子在笑声中悄然萌芽。
正式课堂上,孝善文化传承团成员王莹老师以一场创意动画拉开序幕。ppt上展示四位动物选手在歌唱比赛中遭遇困境:被家务困住的"猪妈咪"逐渐麻木、遭同伴打压的"摇滚刺猬"自我怀疑、在亲情与梦想间挣扎的"黑猩猩"疲惫不堪、因羞涩首演失败的"腼腆小象"垂头丧气……生动的情节瞬间抓住孩子们的目光,教室里鸦雀无声。
"他们的梦想为什么'卡壳'了?"王莹老师抛出问题,孩子们争相举手:"猪妈咪被家务缠住了!""刺猬应该相信自己!"在互动中,王莹老师引出主题——正确认识梦想:"梦想是心底的光,能让我们在困难中找到方向;它也是动力源,能让我们变得更强!"
随后,孝善文化传承团成员杨竹老师通过"动物挑战视频"展开第二篇章——如何实现梦想。当看到"黑猩猩"因兼顾家庭与比赛而崩溃时,孩子们发出阵阵叹息;当"刺猬"在伙伴嘲笑中坚持练习最终逆袭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掌声。
"实现梦想需要三步:想行动、就行动、持之以恒!"杨竹老师总结道,"外界的声音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她鼓励孩子们面对否定时要"关上耳朵,大声说'我能行!'"。四年级学生曾俊翔若有所思:"原来不是别人说我不行,我就真的不行!"
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杨竹老师邀请孩子们闭眼深呼吸后,每个人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自己的梦想。"我要成为一名教师!""我要当运动员!"一遍、两遍,童声越来越坚定,仿佛要冲破教室的屋顶。
随后,"你说我猜"职业关键词游戏点燃全场。12名孩子分成两组,用"救死扶伤""翱翔天空"等线索竞猜职业。"医生!""飞行员!"猜中者欢呼雀跃,未猜中者也不气馁,现场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活动尾声,孩子们与老师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邵阳学院带队教师袁龙表示,此次活动是青春色彩点燃希望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在服务中锤炼了担当,孩子们在体验中收获了自信。
在多方合力下,这场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推开了一扇眺望未来的窗,更以青春之名,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了一抹充满希望的亮色。正如孩子们在卡纸上写下的誓言:"梦想花开,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