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领导责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各方面要满腔热情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同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文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因此,全社会要注重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是“文明”教育的第一课堂,培育起良好家风,可以提高家庭成员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与亲情,新时代家庭文明培育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教智慧、家国情怀、传统美德。同时,要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宣传展示等方式,传承弘扬革命前辈留下的家训、家书、家规、家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自觉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以醇正的家风涵养清朗的党风政风社风,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培育家庭文明,要引导人民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的基本道理,家长以身作则,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家庭成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把爱国爱家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特别是要精心培育好下一代,要把品德教育、人格养成摆在首位,帮助孩子从小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
要通过文明创建,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家庭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持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内容设置要体现时代性、趣味性和参与性,除常规性地开展选树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最美家庭活动外,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孝顺儿女、最美媳妇、最美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
文明家庭创建中,要建立党委领导、文明办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创建机制,共同把文明家庭创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同时,要把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与善行义举榜、最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和各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凝聚精神文明建设合力。
文明家庭选树中,要采取组织推荐、社会推荐、个人自荐等形式,有效扩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覆盖面、参与率和互动性。并注重发挥文明家庭的示范作用,加强对文明家庭的礼遇帮扶,增强文明家庭的影响力、美誉度和文明家庭创建的吸引力、感召力。通过选树文明家庭、优秀家庭角色和举行先进事迹宣传活动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文化和道德观念深入到千家万户。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发扬光大文明家庭的精神内涵,扩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激发广大家庭参与热情。
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优化整合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风馆、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资源,建立全域性文明家风教育传播阵地。全市中小学要强化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通过家校联动,提升家庭文明教育水平。同时,要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把家庭文明建设的内容有机融入党史、国史、军史的展陈展示、讲解和活动设计之中,开展面向家庭的故事宣讲、主题活动、瞻仰游览,教育引导人们增强家国情怀。
要利用各类阵地举办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览、最美家庭故事分享、文明家庭事迹宣讲会、家庭才艺文艺汇演等文明实践活动。要结合春节、妇女节、儿童节、七夕节等节日,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家庭文明建设既是一项为百姓立心、为民族铸魂的时代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不断加强文明家庭建设,用好文明家庭的榜样力量,传递身边美好家庭的故事,弘扬家庭美德,以家庭文明推动社会文明,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基础,为民族复兴凝聚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