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文明网讯“看!这就是咱们乡政府联合邮政定制的邮票纪念册,太精致了!”5月7日,笔者走进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绥宁县分公司文化传媒部,工作人员刘盛手中的纪念册刚一展开,便引来啧啧称赞,寂静的办公室瞬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
在绥宁县苗乡,农历四月初八“姑娘回娘家”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年记忆:唐代杨文广被囚时,妹妹遍寻山野,以特殊树叶制成黑米饭助其恢复元气,最终里应外合成就传奇。如今每逢佳节,杨姓苗寨的姑娘姑爷携家带口归乡团聚,蒸黑米饭、叙乡亲情,成为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文化符号。
如何让传统习俗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寨市乡政府给出了创新答案——与邮政传媒携手打造“邮票上的苗乡”。双方以“一村一品”建设为契机,深度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苗乡风情、民俗传统及特色物产,将寨市乡的文旅精髓凝练成一套主题邮票纪念册。翻开册子,巫水河畔的吊脚楼群、非遗传承的苗族银饰、漫山遍野的特色农产品跃然纸上,游客不仅能在“四八姑娘节”品尝黑米饭的香甜,更能将这份“可收藏的乡愁”带回家。“我们以惠民形式推出纪念册,就是要让文化‘看得见、带得走、传得开’。”寨市乡政府负责人表示,这种“以邮为媒”的创新模式,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成为苗乡文化的传播者,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吸引力。
此次合作是邮政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绥宁县邮政分公司打破传统业务边界,探索“文化+旅游+农品”的融合路径,通过邮票这一独特载体,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可流通的文化产品。据数据显示,虽然得到一点点业绩回报,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以邮兴农、以邮助农”的长效合作机制。“这不是简单的商业项目,而是一次‘文化赋能’的破题。”绥宁县分公司负责人坦言,未来将持续深耕“邮政传媒+地方文旅”的深度融合,让方寸邮票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桥梁,为产业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从古老传说到现代创意,从民俗活动到文旅产品,寨市乡的实践印证:当传统文化插上“邮媒”的翅膀,既能守住乡愁根脉,更能蹚出振兴新路。随着“一村一品”工程与邮政特色服务的深度耦合,一幅“文化兴、产业旺、乡村美”的振兴画卷正在苗乡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