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玲:15年坚守“不死癌症”战场

发布时间:2021-12-06 16:33 来源:邵阳文明网 作者:康煌 编辑:邵阳文明网

邵阳文明网讯(通讯员康煌)12月3日,在邵阳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一位巡床医生来到尿毒症患者病床边,亲切的问候每个病人,问他们身体还好吗,透析时舒服吗?她能记住每一个病人和家属的名字,“张大叔,你的起色好多了啊”,面对他们,她特别亲切,特别温暖。

她就是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唐江玲,自2006年进入血透室工作来,一直坚守在“不死癌症”战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尿毒症患者。对待每一位患者,她都像亲人般温暖,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对患者病情,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她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她在血透室工作15年,诊治病人数以千计,急病人所急,受到病人和同行一致的赞誉。何晓平、袁吉田等尿毒症患者战胜“不死癌症”,已经生活20年,获得其本人和家人的称赞。

扛起责任意识,践行初心使命。

2006年,唐江玲进医院血透室时,只有2台透析机,日日夜夜加班为患者净化血液,工作繁忙,也无怨无悔;现在58台透析机,每天透析100余人,工作再累,也从不后悔;她从医生到现在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始终初心不改,牢记职责,服务患者。她每天接触的都是重症肾脏病人,给患者的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她严格规定科室的医生,能不检查的项目,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一些药贩子为了推销价格昂贵的药品,有的要请她吃饭,有的要给她回扣,都被她断然拒绝。有一次,一位经济困难的患者少尿、浮肿、病情危重。唐江玲采取透析、血浆置换等方法把病人救了过来。病人家属出于感激之情,塞给她一个厚厚的红包。她对病人家属说: “给病人治病是我的职责,要啥感激”。病人家属泪流满面地说:“俺算遇到活菩萨了”。

扎实开展业务,勇于攻关创新。

2006年,唐江玲到血透室工作来,购买了血透方面的权威书籍学习理论基础,多学多练,并总结经验。她先后到省、市进修学习深静脉(颈内)透析导管置管等透析技术,提高业务水平。一次,有三位中毒患者送到医院已深度昏迷,救治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有人说:“唐医生,这样病人别治了,可能在治疗中就会病亡”。她说:“就是1%的希望,也要抢救”。她及时将病人血液通过血液灌流器,滤去血液中的农药,终于病人救活了。

今年6月,唐江玲到长沙大医院学习三个月血管球囊扩张技术,回到医院。她亲自主刀为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致使内瘘发生狭窄的尿毒症患者刘先生,实施血管球囊扩张手术,成功“打通”了维系生命的通路;患者血流量得到改善、血管管径增宽,从而提升了其透析质量、生活质量。术后刘某格外欢喜,他说:“真没想到在县人民医院还能做这样先进的手术”。截到目前,她亲自主刀帮助七个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术,并取得成功。

精细化微服务,患者如沐春风。

唐江玲是一位“温暖”的医生,视病人为亲人,注重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家庭状况、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有一次,一位老伯在一次透析中,突然发生低血压反应,神志不清,她立马跑上前去,见病人呕吐物喷涌而出,不怕脏不怕臭,为老伯进行急救,病情稳定后及时清理病人的衣服及被褥上的呕吐物。老伯妻子满怀感激的说:“谢谢你,这么脏的事情让你做,真不好意思。”她只是边笑边摇头:“没事,病人安危最要紧,这个都是我们分内事。”有位 20 出头的年轻小伙,刚来做透析时,整天闷闷不乐,几乎不与我们说话,而且对生活失去信心。通过沟通了解,此人有寻短见倾向。每次他做透析时,唐江玲都会主动上前与他谈心:细心的告知他,平时如何调养身体,举一些其他患者的实例,只要配合治疗加之细心调养,每时每刻都保持乐观的生活情怀,一定可以战胜疾病的缠绕。通过多次的贴心沟通,这个小伙对生活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