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霞:柔弱身躯扛风雨 孝道责任一肩挑

发布时间:2025-02-20 09:53 来源:邵阳文明网 作者:兰邵华 鄢跃斌 编辑:李碧玉

2月18日,新宁县市民服务中心的县卫健局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李志霞,正热情地接待办事群众。

“婆婆不认识我,但我不能不管她”

李志霞今年42岁曾是回龙寺镇的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2016年,69岁的婆婆在新宁县丰田乡意外受伤致腰椎滑脱。手术痊愈后,老人又意外受伤,做了股骨置换手术。之后,老人身体每况愈下,心衰、中风、中风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接踵而至。“几年前,婆婆的状况时好时坏,基本上不认识我了。”李志霞说,2019年老人开始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

当时,李志霞在县二人民医院做护士长,丈夫肖亚林在同一家医院做医生。丈夫工作忙,李志霞就将婆婆接到身边,不定时地给婆婆擦洗身体,避免褥疮。幸好有同事的帮助,李志霞才能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婆婆。数年如一日,李志霞毫无怨言。

有时婆婆会莫名地冲她发脾气。李志霞说:“没关系,婆婆是病人,她发脾气是一种发泄,对身体还好一些。况且,她已经不认识我了。老公工作太忙,公公身体也不好,我不管婆婆,老人家怎么办?”每当婆婆一声声地称呼李志霞“姐姐”时,心酸、心疼就涌上李志霞的心头。

“老公是个好医生,同事和病人对他评价很高。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对我很好,我得替他分担家庭压力。况且,照顾好婆婆,也是我的责任。”李志霞坚定地说。

“丈夫瘫痪,成了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

时光如梭。接下来的3年里,李志霞无怨无悔地照顾婆婆,养育两个儿子。“那时虽然辛苦,但日子过得也算平凡。尤其是丈夫一句句暖心的安慰,儿子们的懂事,让我倍觉温暖与幸福。”李志霞回忆起那几年的生活十分幸福。但是这份温馨都在2022年11月16日那天打破了。

11月16日深夜,急促的电话声吵醒了忙碌了一天刚入梦乡不久的李志霞。电话那头,传来同事急促的声音:“志霞,肖亚林脑出血晕倒了,你赶紧来医院一趟。”李志霞心里一紧,立即跳下床,飞似地冲到县人民医院。

急救、转院、治疗,经过一系列紧急救治,肖亚林的命保住了。但是,右脑出血受损导致左侧肢体瘫痪的病情,最终未能痊愈。专家告知肖亚林是不完全性偏瘫和脑出血后遗症,可能会伴随肖亚林的后半生。专家的诊断如晴天霹雳,猛地击中了她。

“老公才42岁啦,怎么办?马上要高考的大儿子怎么办?还在读小学的小儿子怎么办?公公婆婆怎么办?我怎么办……”那时的痛苦,李志霞不愿回忆。

20048_a559943c-9cad-4049-8422-4a5b81101e68_l.jpg

李志霞(中)在病房照顾瘫痪的婆婆和丈夫

“我家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2023年,是我最难熬的一年,生活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无数个夜晚,我一个人坐在床边,看着熟睡的家人,默默流泪。”但生活并没有将李志霞压倒,她决定再次坚强起来。

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左肢体机能,她请教同事,上网查资料,边学边为丈夫治疗。2023年4月,她还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护士长职位。之后,李志霞和家人搬到县城的住房。她来到新宁县中医医院,跟随专家学习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同事、领导、亲友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领导为了让她照顾家人更加方便,安排她在卫健局服务窗口工作。

2024年年底,李志霞婆婆身体突然恶化,丈夫也时不时感到晕眩。在县中医医院领导关照下,李志霞婆婆和丈夫被安排在同一间病房,方便李志霞照顾。那段日子,李志霞每天的行动轨迹是:天不亮就起床,安排好小儿子上学,赶到医院照顾好婆婆和丈夫,再赶到市民服务中心窗口上班。下班后去接小儿子放学,再赶回照顾婆婆和丈夫。虽然忙碌,但李志霞非常感恩:“如果不是大家的关照,我家根本没有办法转得开。”

“各项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恢复得比较好!”今年1月20日,李志霞的婆婆和丈夫同时出院。“多亏了她。”肖亚林虽不善言辞,但对妻子的感激溢于言表。

“有人曾经劝我离开,丈夫也说要我另外找一个更好的,但我从未动过这心思,我只想让老公尽快好起来,希望婆婆的病情不再恶化。我大儿子在长沙理工大学的表现不错,小儿子也越来越懂事,有时还帮我做家务。我家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李志霞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