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6-06 11:42 来源:邵阳文明网 作者: 编辑:林玲

关于印发《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的通知

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邵阳经开区创文指挥部,市直及部、省属驻邵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夯实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础,提高工作实效,经市创文指挥部研究同意,现将《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

2019年5月22日

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行动计划

(2019-2023年)

为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根据中央文明办颁布的《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2018年版)》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为创建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标准,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广泛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邵阳“两中心一枢纽”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优越的民生条件和文明的时代风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将我市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

二、工作目标

以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总体创建目标,依据《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标准,实施基层阵地建设、市民素质教育、基础设施配套、点位标准化建设等创建基础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实现2019年全国性测评点位60%以上达标,在全国地级市测评排名中进入前70名;2020年70%以上测评点位达标,进入全国前60名;2023年测评点位基本达标,进入全国前30名,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三、主要任务

1.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2.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建设,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部门协作机制、社会共治机制,设立并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的渠道;推进老、幼、残、妇等公民救助、帮扶、服务设施建设和保障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

3.建设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推进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联动机制;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互联网金融诈骗等19项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群众对本市诚信建设的满意度≥85%;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和宣传教育;推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提供文明优质服务,有效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

4.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推动国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群众对本市义务教育的满意度≥75%;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和群众性科普、教育活动,加强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科普基地建设和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场馆免费开放制度;开展市民文明行为、扶贫帮困、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机制、补偿救济奖励机制。

5.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推进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征文、微视频、演讲比赛等活动;开展困难帮扶、爱心助学等对困难群体、特别是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人子女实现救助;建管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家长学校等;加强网吧管理,取缔“黑网吧”,大力整治中小学校周边环境。

6.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人均GDP水平或人均GDP年增长率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低于本省(区)年度控制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高于本省(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推进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排水防涝、路网结构、灯化亮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管理、使用良好;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30%;抓好公路、河道沿线和城市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接合部、社区小区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治理。

7.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社会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公布举报电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达到本地区安全生产规划规定的降幅;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明确的城市避难场所,开展社区减灾防灾、自救互救宣传教育培训;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两抢一盗”犯罪成效明显,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毒贩毒制毒等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8.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成区绿地率≥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城市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标准;建立河(湖)长巡河(湖)履职制度,开展辖区内河湖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城市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75%;围绕六五国际环境日、“5·22”生物多样性日、“6·17”低碳日等纪念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

四、重点工作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1.抓好“道德讲堂”、“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组织专家学者、机关干部、教师进行巡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到学校、党校、社区(农村)。2.编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宣传挂图(挂历),组织市民学习讨论。3.在主要公共场所制作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公益广告,增强城市文明氛围。4.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入班级、进教材入课堂工作,在各校园公共场所制作一批宣传标牌;5.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县市区、乡镇、村三级为单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打造各类服务平台,开展对口志愿服务活动。

(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1.推进诚信宣传教育实践。建立完善行业、个人信用档案,完善信用网络平台建设和信用基础信息建设;定期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健全落实诚信奖惩制度,定期发布红黑名单;组织开展“百城万店讲诚信”、“食品安全宣传周”“诚信做产品”等活动。2.培育推介思想道德先进典型。力争每年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每届1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1-2人入选湖南省道德模范;定期组织开展邵阳市“双十最美”、道德模范和“邵阳好人”评选表彰,市民对本市道德模范典型事迹知晓率达90%以上。3.深化文明交通宣传管理。重点整治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机动车占用盲道、消防通道停靠和利用机动车占道经营等行为;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逆向行驶、随意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公交车、客运车辆、出租车管理,从严查处拒载、违停、拼车等不良行为,整治非法营运车辆。突出渣土车、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校车安全等专项整治。4.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立健全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褒奖激励等机制制度。建立志愿服务项目申报、评审及管理制度。广泛组织市民素质提升志愿服务、关爱困境群体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和党员志愿服务。推进城区公用场所志愿服务站点、岗亭标准化建设,加强城区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13%。建立以市志协为核心点、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为网点的城市志愿服务信息化网络,实现市民参与和获得志愿服务的可及性与即时性,打造“志愿之城”,确保市民对志愿服务认同率和支持率超过90%。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建设。抓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站(室)和家长学校建设,实现城区所有社区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全覆盖。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加强网吧监管。全面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争创“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三)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1.深入推进建筑工地管理。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工地、棚改拆迁工地、市政施工工地管理,确保做到工地内无明显的裸露垃圾,封闭围挡刊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内容公益广告,工地出入口硬化整洁,出入车辆冲洗到位,工地围档无破损且不侵占人行道、盲道。2.深入推进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动“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加大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置力度,安排文明劝导员或组织志愿者对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规劝;加大对公共场所乱停乱放、乱吐乱扔、违规占道经营等现象执法打击力度;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对户外违法广告进行集中清理和整治;对小街小巷、居民集中居住区、小区楼道等重点部位的“牛皮癣”进行集中式地毯式清理和长效化管理。3.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有效支持农村改路、改水、旧村改造,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市辖区内90%以上行政村垃圾得到治理。

(四)强化文明创建宣传造势。1.强化媒体宣传。市直新闻媒体开设相关专题专栏,积极创新思路,全媒体、多形态、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新闻报道,做好公益广告宣传。2.强化社会宣传。落实好《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邵工商字〔2018〕71号),不断更新完善公益广告内容通稿库,建好一批固定的城区户外公益广告宣传阵地,实现公益广告发布常态化常效化。做好公益广告升级提升工作,在内容、形式、载体上多出精品,打造一批示范性强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街区。出台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公益广告宣传工作。3.强化主题活动宣传。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市民素质提升、诚信建设、我们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市民参与度和知晓率。4.下沉宣传重心。通过入户宣传、面对面恳谈等方式,不断提升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五)推进公共基础设施提质。1.着力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加大各类公共建筑及新建住宅等地的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和管理维护,加强老旧建筑、小区无障碍设施改造,确保实现建成区范围内主次干道、商场超市、住宅小区、室外公共厕所均建有无障碍设施且管理使用良好。2.着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效率。加大街巷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对破损严重的主次干道完成提质改造,定期排查道路两旁绿化带损坏、路面毁坏、人行道板、护栏损坏、路灯破损、盲道被挤占等问题。3.着力强化抓好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完善市场内部功能分区、消防安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宣传标牌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市直管农贸市场由市商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其它农贸市场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工负责。4.着力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隐患。重点排查整治大型超市、网吧、医院等区域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楼道消防设施不齐全等现象,着力加强社区、老旧小区居民楼栋消防设施建设,力争2020年达标。

(六)提升各类窗口服务水平。1.提高政务中心运行质量。大力推行窗口服务标准化,审批服务管理信息化,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设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平台,推动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办理。2.狠抓“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建设。加大窗口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督查力度,实现各窗口单位环境干净整洁,各项收费项目、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公开,显眼位置张贴有文明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群众对窗口单位服务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七)推动测评点位达标。全面推动我市45类1000余个测评点位标准化建设,有效解决目前测评点位普遍存在的建设不到位、管理不精细、宣传不到位、资料欠缺等问题。1.制定工作规划。深入各测评点位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摸清摸准各类测评点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测评点位达标建设工作方案。2.注重示范带动。各区、各责任单位选取一批测评点位作为创建示范点位进行打造,市创文办对标对表点位创建相关要求,对各示范点位进行培育指导,并制定创建标准,组织考核验收,并通过现场会、观摩会进行学习交流和推广。3.强化经费保障。市创文办根据点位建设难易程度、资金投入多少等因素,对示范点位和部分建设完成得好的其他标准化建设点位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进行适当资金补贴。对于确系需要较大投入才能建设达标的点位,属于市直单位负责的,由分管市级领导协调解决,三区、经开区自行解决。

(八)推进创文网报资料上水平。1.征求省级主管部门意见指标力争全部达标。扎实做好省级主管部门评价的安全生产、经济、文化体育、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各项工作,力争实现所有指标达到测评要求。2.建立一支高素质网报工作队伍。抓好联络员、督导员、汇总员三支队伍建设,加强学习、调研、培训、督导,打造一支政治性强、业务精、专业熟的创文网报队伍。3.补足弱项指标工作短板。推动垃圾分类、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指标工作开展,争取将我市纳入省级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市,相关难点指标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材料要求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能有丰富详实的内容,体现我市工作特色。4.围绕创文网报指标对标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实现创文资料的精准化、常态化、规模化、精品化要求。

五、实施步骤

(一)2019-2020年为基础年:对标对表,全面部署,2020年70%以上测评点位达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进入前60名。

1.理顺机制,压实责任。将每项创文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区、各责任单位,明确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责任;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对照测评指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措施及完成时限;对于需要综合解决的问题,相关责任单位要及时上报创文指挥部办公室总体协调解决,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利用各种媒体和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城区公益广告刊播不低于总数的30%,报纸每月不少于4个整版,广播电台每套节目每月不少于180条(次),电视台每套节目每月不少于300条(次);常态开展督查督办,列出当前问题清单,大力整治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交通秩序,着力解决路面坑洼、设施破损、垃圾堆积和小区无人管理、车辆乱停乱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3.完善设施,强化阵地。重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工程,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公厕、停车场等;加强基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等系列创建示范点建设,由点及面,提升各类测评点位标准化建设整体水平;全面启动市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研学实践基地、邵阳好人馆等阵地建设。社区基层创建阵地覆盖率达70%,每个街道、社区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8平方米。

(二)2021-2022年为攻坚年:全面巩固、重点攻坚,2022年90%以上测评点位达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进入前40名。

1.组织自测,查摆问题。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组织相关单位或邀请第三方公司开展点位达标测评,形成测评报告并通报全市,同时将问题清单下发至相关责任单位,明确时限逐一督促整改到位。

2.突出重点,专项攻坚。对照国家测评体系A级标准项目,进行全面自摆自查,针对存在的大气质量、黑臭水体、节能降耗、人均绿地、企业诚信、打击传销、公共场馆、旅游市场秩序、青少年活动阵地、网吧管理等尚不达标或稳定达标的重难点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努力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场所消防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场设施等建设,集中治理城区道路坑洼、人行道板损毁、窨井盖缺失、公共服务设施破损、城区公共交通秩序以及社区(小区)、街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网线凌乱等问题。道路道板、护拦等设施完好,路面连续、平整、畅通;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完好率达到100%; 社会停车场利用率>95%,规范化停车率>85%;群众对本市诚信建设的满意度≥85%。

3.强化督导,提质升级。各区、各责任单位每年要制定详细的年度创建工作规划,各职能部门每月对所分管领域的创文工作进行拉练检查、打分排名,督促整改;市创文办、各区、各牵头单位要深入基层进行现场督查和指导,严格落实“一单五制”,定期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各类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并召开专项调度会、推进会协调解决,实行限时整改,超期问责。

(三)2023年为冲刺年:查漏补缺、全面达标,2023年各类测评点位基本达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进入前30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1.鼓足干劲,全员冲刺。召开全市创建誓师大会,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大力实施公共环境整治行动、公共秩序严管行动、公益广告提质行动、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和入户宣传教育行动等,全面优化城市软件、硬件环境。主干道机动车守法率>98%,非机动车守法率>85%,行人守法率>80%;创建活动群众参与率>95%,满意度>85%。

2.逐项对标,全力突破。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未成年人思想工作测评体系,实行一月一总结、讲评、督查、调度,认真排查遗漏问题,对不达标项目明确具体推进时间表、路线图,采取有效措施,集中抓好整改,迅速补齐缺项、做强弱项。

3.精准对接,全面迎检。制定《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方案》,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各自迎检计划,高质量完成创建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审核上传工作,全力做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组来我市的实地考核测评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坚持齐抓共管。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查指导,推动八大环境建设工作组履职尽责,加大各区、各牵头单位对相关责任单位的考核力度。推动各区、各部门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年根据测评体系和各自工作职责制定年度创建工作规划。充分发挥各单位主观能动性,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体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坚持为民利民。对照测评标准和年度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攻难点、上台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利民、惠民,最大限度地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创建活动,提高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

3.坚持重心下沉。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系列创建,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市内各媒体要设立专题、专栏、专版宣传创建工作,使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达到90%以上。大力开展文明村镇(街道)、文明社区(村)创建,至2023年,三区文明村镇(街道)、文明社区(村)创建覆盖面达到90%以上。

4.坚持常态长效。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办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曝光台》,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完善投入制度,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设立道德模范、邵阳好人评选表彰帮扶奖励、邵阳文明网建设管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奖励资金等专项基金。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具体标准落实各项工作,对履职不到位、整改不力的单位及负责人实行严格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