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走进湖南省中正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300多台全自动横编机整齐排布。银针飞舞间,一件件时尚成衣在流水线上翩然成型。这里是肖湘红用半生心血浇筑的梦想之地,更是一个农家女反哺故土的深情见证。
从辍学少女到追梦人
站在现代化厂房前的肖湘红,红色毛衣衬得她更加白净清秀,岁月似乎格外眷顾这位年过四十的女企业家,眼角细纹间镌刻的风霜,无声诉说着她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
1983年,肖湘红出生在新宁县马头桥镇的山坳里。作为家中长女,她自幼便懂得“长姐如母”的分量。1999年盛夏,当录取通知书与弟弟的学费单同时摆在眼前时,肖湘红攥紧衣角,将梦想折进行囊,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在服装厂流水线上,肖湘红总是最早到岗、最晚离开。别人午休时,她捧着裁剪书在缝纫机旁研读;车间主任巡查时,她主动上前学习设备维修。很快,肖湘红的月薪涨到2000元——在那个“万元户”尚属稀罕的年代,这串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就着咸菜啃馒头、把每一角钱掰成两半花的日夜。当妹妹穿上师范学院的校服,当弟弟的博士录取书跨越千里寄到家中,这个把青春典当给现实的姑娘,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从“打工妹”到企业家
命运的齿轮在2003年悄然转动。凭着在服装行业积累的经验,肖湘红敏锐捕捉到皮革市场的商机。她带着全部积蓄,与父母在深圳宝安区租下一间铁皮厂房。创业初期的艰辛远超想象:为省运费,她踩着三轮车亲自送货;为赶订单,连续三天三夜睡在操作台旁。5年间,小作坊成长为40人的工厂,却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遭遇重创。
“那是最黑暗的日子。”肖湘红回忆道。订单锐减、原料涨价、工人离散……站在人去楼空的厂房里,她攥着最后一份工资表彻夜未眠。黎明时分,这个倔强的湘妹子抹去泪痕,做出了惊人决定:转战保险行业。一干就是10余年,凭借诚信与魄力,她从基层业务员一路晋升至管理层,年入百万,在东莞购置房产,将父母接来安享晚年。
然而,都市的繁华从未模糊游子的归途。2021年春节,一则家乡企业濒临倒闭的消息,像一记重锤敲醒了蛰伏的乡愁。
“中正科技公司有300多名员工,大多是留守妇女。厂子倒了,这些家庭怎么办?”深夜,肖湘红反复翻看企业资料。父母心疼女儿:“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不要再折腾。”弟弟却读懂了她眼中的火焰:“姐,你想做就去做,家里有我。”
放下百万年薪,告别都市生活,肖湘红带着三个孩子的牵挂,毅然返乡。她卷起袖管,从整顿生产线开始破局——引进智能横编机、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带队赴沿海学习先进技术。技术瓶颈期,她吃住在车间。
涅槃重生的故事总伴随着奇迹。2023年,湖南省中正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增至400余人,现代化设备超千台,产品远销欧美。
在智能化的激光切割机前,45岁的徐艳花熟练操作着控制面板:“以前种地年收入不到2万元,现在每月能挣5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
让企业成为温暖的灯塔
“企业不是赚钱机器,员工把企业当家,我不能辜负他们。”肖湘红坦诚地说。
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湖南省中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残疾人就业基地,这些年先后录用了18名残疾人员在公司上班,并为他们设置了无障碍工位。通过吸纳残疾人员就近务工,有效提高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肖总待人和善,对我们也很关心,要是谁家里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提前支付工资,能遇到这么好的老板,我们在这里上班很暖心,干劲也更足了。”金石镇曾家桥村的李茂华赞不绝口。
暮色渐浓,肖湘红站在办公楼顶眺望远方。山脚下,两辆“爱心班车”正载着下班的工人们驶向万家灯火。3年间,她带领企业创税500万元至1000万元,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却缺席了孩子的家长会、父母的生日宴。“遗憾吗?”面对询问,她望向车间通明的灯火:“当看到独居老人用工资给孙女买新书包,当听说员工家里盖起二层小楼,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春风又度夫夷江,这位从大山走出的女儿,正用智能化的银针,将乡村振兴的锦绣蓝图一针一线缝进现实。